氣候干燥,有氣象人士呼吁:南方人最近別天天洗澡。這讓很多每天都有洗澡習慣的南方人大呼接受不了。這一話題也因此登上熱搜,引發廣泛熱議。“每天洗澡是一種生活習慣,不洗澡就睡覺會覺得自己臟兮兮的。”一位廣東的受訪者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天氣干燥是否要降低洗澡頻率?浙江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皮膚科鐘劍波告訴記者,冬天適當減少洗澡次數是有道理的。“冬天天氣干燥,皮膚角質層的結構會受到破壞,經皮水分丟失就會增加,也就是秋冬季開始皮膚干燥的主因。也有部分人群,本身皮膚就是干皮,春夏季天氣濕潤,癥狀不明顯,秋冬季天氣干燥后癥狀就凸顯。對于秋冬季洗澡,我們建議在平時的頻率上減少至少一半,比如原來每天洗的,可以隔日洗,原來隔一日洗的,可以隔兩日洗。”
但鐘劍波也表示,現在人生活習慣都已經養成,一味要求減少洗澡次數大家都比較抵觸,所以有時候對于本身皮膚僅僅是單純干燥的,就是喜歡每天洗,醫生也不反對,重點在于水溫一定要調低,不能超過38度。洗澡房間可以提前升溫到合適的情況下,再行淋浴,沐浴露不需要每次都使用,更不建議使用肥皂。在洗澡結束后,用干的浴巾輕輕洗去水分就可以,然后馬上大量使用身體乳。
在鐘劍波診室,也有很多患者的皮膚問題是“洗”出來的。“有很多年輕人,短時間內多次去泡溫泉或者多次去澡堂搓澡,皮膚出現了干燥脫屑潮紅瘙癢。還有的老年人天氣轉冷后,喜歡熱毛巾擦身,會覺得熱乎乎的很舒服,但實際上皮膚本身的皮脂膜已經很薄了,再加上溫度和摩擦的物理刺激,無疑是雪上加霜。還有很多家長喜歡把嬰幼兒放到專門的嬰幼兒洗澡游泳服務商家,一般店家會把水弄得非常熱,對于皮膚敏感的孩子來說,只會增加患皮膚疾病的風險。”
鐘劍波建議:
1. 冬季可以隔日或者隔兩日洗,水溫不能太燙,時間不能太長。
2. 男生淋浴不建議超過10分鐘,長頭發女生洗頭和洗澡可以分開,可以顯著縮短洗澡的時間。
3. 洗澡后一定及時擦身體乳,只有身體乳用到位,大家才可以放心地想怎么洗就怎么洗。
4. 如果患有特應性皮炎,大面積濕疹或者銀屑病等類似全身性的皮膚病,洗澡的方法還請咨詢有經驗的醫生。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