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衰老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食療、運動、美容等。抗衰老還可采取艾灸療法,助您留住美麗的容顏,淡去歲月留下的痕跡。古方中醫專家指出,對關元、神闕及足三里穴進行艾灸療法,可延緩衰老。
方法1:取關元、神闕、足三里穴
采用艾卷溫和灸法,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穴位,在距離皮膚約2-3厘米處施灸,以患者局部有溫熱感而無灼痛感為宜,每穴每次灸10-15分鐘,灸至皮膚潮紅為度。每日1次。
方法2:取足三里穴
采用艾炷瘢痕灸法,將約0.7厘米高的艾炷直接施在穴位上,點燃施灸,如果感覺到疼痛,可用手輕輕拍打穴位旁邊。每穴灸7-9壯,灸完后,用小膏藥貼在施灸部位,直到灸瘡愈合為止。
關元穴:標準定位與取法
關元穴是任脈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線上,當臍中下3寸。小腸的募穴。
在臍下3寸,腹中線上,仰臥取穴。 取穴時,可采用仰臥的姿勢,關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線上,從肚臍到恥骨上方畫一線,將此線五等分,從肚臍往下五分之三處,即是此穴。
小腹疼痛,霍亂吐瀉,疝氣,遺精,陽痿,早泄,白濁,尿閉,尿頻,黃白帶下,痛經,中風脫癥,虛癆冷憊,羸瘦無力,眩暈,下消,尿道炎,盆腔炎,腸炎,腸粘連,神經衰弱,小兒單純性消化不良。 泌尿、生殖器疾病,如遺尿、尿血、尿頻、尿潴留、尿道痛、痛經、閉經、遺精、陽痿;此外,對神經衰弱、失眠癥、手腳冰冷、蕁麻疹、生理不順、精力減退、太胖(減肥)、太瘦(增肥)等也很有療效。
神闕穴:標準定位與取法
神闕,人體穴位名,位于臍正中,屬于任脈的穴位。有治腹痛、久泄、脫肛、痢疾、水腫、 虛脫。禁刺,宜灸。
主治疾病:中風虛脫,四肢厥冷,尸厥,風癇,形憊體乏,繞臍腹痛,水腫鼓脹,脫肛,泄利,便秘,小便不禁,五淋,婦女不孕。
人體穴位配伍:配三陰交穴治五淋;配公孫穴、水分穴、天樞穴、足三里穴治泄痢便秘、繞臍腹痛(脾腎不和);配長強穴、氣海穴、關元穴治脫肛、小便不禁、腎虛不孕癥;神闕(隔鹽灸)配關元穴、氣海穴(重灸)治中風脫證。
足三里穴:標準定位與經絡
足陽明胃經穴。在小腿前外側,當犢鼻下3寸,距脛骨前緣一橫指(中指)。足陽明胃經的合穴,胃的下合穴。
足三里中醫術語,是“足陽明胃經”的主要穴位之一,是一個強壯身心的大穴,傳統中醫認為,按摩足三里有調節機體免疫力、增強抗病能力、調理脾胃、補中益氣、通經活絡、疏風化濕、扶正祛邪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外膝眼下四橫指、脛骨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