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32歲女子牙齒幾乎掉光”的新聞引發關注。湖南岳陽32歲的朱女士(化名)全口卻只剩下了4顆牙,不僅沒法正常吃飯,顏值也受到了很大影響。
12月18日,據湖南省人民醫院介紹,從22歲起,朱女士就發現自己的牙齒逐漸松動,甚至脫落。最開始她以為只是個例,沒想到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醫院做了全身檢查,也沒有明顯疾病。直到嚴重影響生活,她才在家人的陪同下,到湖南省人民醫院口腔二病區就診。接診的湖南省人民醫院口腔二病區主任張特檢查發現,讓朱女士缺牙的罪魁禍首是——侵襲性牙周炎。
牙周炎分慢性與侵襲性兩種。侵襲性牙周炎也曾被稱為青少年牙周炎、快速進展性牙周炎。侵襲性牙周炎早期癥狀輕微,一開始可能只是口臭、牙痛、牙癢、牙齦出血等,容易被忽視或被認為因壓力過大導致,簡單吃些消炎藥對付過去。①
朱女士的經歷不是個例。“掉牙”已經不是老人的專利,90后面臨未老牙先衰的局面,其中大部分都是因為蛀牙或有牙周病不注意,看牙為時已晚只有拔牙、種牙。
湖北省孝感市中心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徐勇剛曾在其公號發文介紹,一個 30 多歲的小伙子,只是因為“牙齒松動”來就診。但等待他的,卻是晚期牙周炎患者的最終歸宿——全口牙松動、拔除。
換句話說,他看起來一顆牙也不缺,但其實一顆牙也沒有了——這就是晚期牙周炎患者面對的“無牙窘境”。②
然而,對于不少口腔大夫來說,這樣“全口牙齒拔除”的病例,并不少見。許多原因都可能導致牙齒脫落,但牙周病是目前世界上公認的,造成成年人牙齒脫落的主要原因。
牙周病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全國第四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學調查顯示,成年人牙周病的發病率約在80%以上。世界衛生組織把牙周病列為繼癌癥、心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類健康的第三大疾病;而牙周炎是成年人牙齒過早缺失的首要原因,也是導致成年人牙齒過早老化的主要元兇。③
牙周炎從初期的牙齦出血到晚期的牙齒松動脫落,可能要十幾年甚至幾十年,所以很多人不重視,到老掉牙了才后悔莫及。④
牙周炎,就是一種由牙菌斑和牙石引起的牙周組織的炎癥。身為“罪魁禍首”的牙菌斑,是一種由口腔內的細菌和食物殘渣形成的薄膜,附著在牙齒表面。如果不及時清除,牙菌斑會逐漸礦化,形成牙結石,進一步刺激牙齦和牙周組織,引發牙周炎。⑤
徐勇剛醫生介紹,每個人都有牙菌斑,區別只在數量,這也是牙周炎發病的關鍵。通過每天正確、高效地刷牙,可以讓牙菌斑維持在不致病的水平。③
聯勤保障部隊第984醫院口腔科副主任醫師房倩華2023年在該院公眾號刊文介紹,早期牙周炎牙齦紅腫,會有出血現象發生,尤其是吃硬物,如蘋果、烙餅時,食物上會有血跡。刷牙時。泡沫中會有淡黃色血跡。
但病變部位相對較淺,深部的牙周膜、牙槽骨和牙骨質沒有受到嚴重損害。牙齒沒有出現松動的現象,這是治療的最佳時期。⑥
房倩華醫生介紹,如延誤治療,早期牙周炎將繼續往深處發展。炎癥會進一步加重,發展到牙周膜,并破壞牙周膜,同時牙槽骨吸收形成牙周袋。
房倩華醫生介紹,一旦牙周帶形成牙菌斑,牙結石會長在牙周帶內,細菌的代謝產物和毒素會進一步加快。牙槽骨的吸收進一步引起牙周組織的破壞。
重度牙周炎會牙齒松動、移位,疼痛,溢膿,牙齒脫落。房倩華醫生介紹,當牙槽骨吸收到一定的程度后,牙齒會出現松動甚至脫落。⑥
深圳市人民醫院口腔醫學中心副主任醫師張錚2024年在該院微信公眾號刊文提醒,都說牙周炎是個隱匿的“牙齒殺手”,如果發現以下癥狀,建議及時就醫檢查——
在刷牙或咬硬物時出現牙齦出血,但很多人會認為是上火,選擇任其發展;
牙齒和牙齦之間形成的牙周袋,以及潰瘍、發炎等導致牙周袋內產生膿性分泌物,牙周組織形成膿腫;
牙齒和牙齦之間的牙周袋還會滋生細菌,產生的代謝產物導致口腔出現持續的異味;
牙齦軟組織的炎癥會導致萎縮,牙齒松動移位后牙縫變寬,食物很容易卡在牙縫之間。
文章來源:健康時報,微信公眾號,若有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